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> 学术长廊 > 正文
学术长廊
永远微笑的“走心”老师——记“徐州市优秀女教师”称号获得者我院邱雪玫教授
发布时间:2020-06-21 作者:bat365官网登录中文

“老师老师,您帮忙看看这个句子结构的划分问题呗?”“邱老师,国际音标好难的,您再帮我讲讲这几个行吗?”“老师您刚刚课上说的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我还是分不太清,您看我这样理解对吗……”

她是严谨治学的学者,也是学生眼里的默契朋友。不论是课中休息的五分钟,还是上完一堂大课的课间三十分钟,她总是被同学们围在讲台上——“那阵仗,连文科生最头疼的高数课都比不上”——投身教育工作十余年,这已然成为了邱雪玫工作中的常态。

 

教书育人——“首先要提升自己”

怀揣着对记者“无冕之王”的向往,大学毕业后的邱雪玫进入徐州地区电视台工作。由于具备扎实的语言与表达基础,邱雪玫很快便对主持人、记者的工作得心应手起来。入职不久后,恰逢全国选拔一线工作者赴中国传媒大学参加主持人培训。凭借着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中98分的高分和入职以来的优异表现,邱雪玫在一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,踏上了北上进修之路。

在这段偶然却又特别的经历中,行业内的知名教授对朗读、演讲、主持等知识的细化讲授使邱雪玫感受颇深,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她的职业规划:“正是那次机缘使我萌生了转行做教师的想法。”

从事新闻工作四年后,邱雪玫“半路出家”,回到母校江苏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。毕业后,她进入矿大中文系任教,如愿站上三尺讲台,成为了一名“教书者”。兢兢业业教书再四年后,为充实学术功底、提高科研能力,她又开始准备考博。

对邱雪玫而言,备考过程中一年300课时的教学工作量着实是个难题,教学复习两不误的压力迫使她仅有4个月的时间进行专业复习。如今回忆起来,她心怀感慨:“硕士期间开始的从教经历,让我对所教内容十分熟悉,摸索出了适合学生的教学体系,逐渐形成了关注学科前沿的习惯。这些都是使我得以顺利克服困难的必要条件。”绊脚石垒成垫脚石,她终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进入南京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。博士期间,邱雪玫依旧在矿大任教,常常在南京与徐州之间两头跑,绿皮火车往返8小时是她这一期间的常态。

在继续做博士后人员阶段,邱雪玫完成了既定的科研任务,显示出出色的科研能力。这一时期,她共发表C刊论文7篇,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,在话语分析与认知语言学等领域均有专著产出。

多年来,在科学研究道路上的不断求知与探索,使邱雪玫渐渐从容不迫,也用自己求学求知的经历为学生们做了榜样。

 

问题探究——“使学生学会思考”

“邱老师的课程总是充满了好玩的例句,比如现代汉语,有些句子会有很多种划分方式,邱老师还会让同学们接龙来进行。”

“我印象最深的是上讲台去做课后题或者听写基本知识点,邱老师每次都会写满满一黑板,有种回到高三的感觉,但课堂氛围又是很轻松、很快乐的。”

“邱老师的课那可是‘糖衣炮弹’!印象中邱老师一直都是笑着的。”

谈起自己的“邱老师”,同学们的反馈带着兴奋。

邱雪玫主讲本科生《现代汉语》《语言学概论》《中级汉语综合知识》等课程、研究生《现代汉语语法研究》《西方语言学》等课程。

课程在变化,教授学生的主题也在变,为了将课程讲授得深入浅出、鞭辟入里,邱雪玫总会在教学方法创新上下功夫:“同学们如果自己对学科大门之内的宝藏充满好奇与思考,教学的过程就会容易许多。”针对教材更新变化慢的“语言学概论”课程,她会在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收集丰富的语言材料,在课前抛出引发兴趣点的对应问题,通过相应的语言材料以小见大,让学生们逐层深入,从而顺利“进门”。

在勇于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,对教学质量的不懈追求也是邱雪玫的永恒目标。为了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、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节点,她常常变化课程细节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,通过互动交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上来。这样的课堂效果也获得了同学们的肯定,正如2017级学生陈冰妮分享的那样,“我原本觉得语言学概论是一门理论性特别强的课程,学起来一定很枯燥难懂,但是跟着邱老师的方法和节奏,学习起来反倒很有意思”。

邱雪玫不遗余力地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帮助,学生们也乐于向邱雪玫请教问题,总是拿来各式各样的题目“打破砂锅问到底”。谈及此,邱雪玫开玩笑地说:“每次去给学生上完课,好多孩子都围在讲台上问问题,我总是觉得时间不够,每次都是被下一堂课的老师劝走的。”她也很愿意把空闲时间留给学生们,为了研究生的成长,她还定期举行学术研讨、为同学们开列书单,甚至用课外时间增补科研知识、专门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和讨论。

 

言传身教——“真正朴素的教学都是走心”

秉承着“寓实践于教学、寓励志教育于教学、寓道德教育于教学”的教学理念,邱雪玫总是慢慢地引导,让兴趣成为学生确定研究方向的主导,使同学们自己拨开云雾见光明,提高学会自我学习与研究的能力。

尽管很少要求学生必须做什么,但每门课两个笔记本是一定不能少的。学生刘敏说,自己对这一点印象尤为深刻:“一本习题集、一本课堂笔记,习题集定时上交,再发下来就本本都有批改痕迹和评语,邱老师是一个也不肯放过的。到了大学里还能遇到这样负责的老师,真的太幸运了。”

“手拿戒尺、眼中有光、心中有爱”,成为母亲之后的邱雪玫更能理解教育的这般境界,她直言“自己的学生就像自家的小朋友一样,相互了解彼此的爱好,相处很轻松”。邱雪玫尊重每一位学生,对于漏交作业或者听课走神的同学,她从不会当众批评,而是先思考学生对课程学习是否存在思维短板,私下里耐心地与这些“大孩子们”一同分析遇到的困难,从思想上解决根本问题。

邱雪玫说,真正朴素的教学,说到底都是“走心”——“作为一名教师,人家的父母把孩子交到我的手里,那我就要尽自己所能去把工作做好”。而她的敬业,也使同学和同事们心疼:“我了解到的是,邱老师基本每天都是午夜十二点左右才休息。”

在产后返岗上班的一次授课过程中,过度劳累甚至使邱雪玫突然晕倒在了讲台上,同事们将她紧急送往医院,她却在稍作调整后重返课堂。旁人都劝她多休息几日,她却说:“我可以慢慢恢复,学生的课耽误了怎么办呢?”

在课堂教学之外,邱雪玫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。对待科研,她始终严肃认真:从指导科学论文的选题角度、问卷调查到最终的结果成形,邱雪玫都会与同学们一同探讨,总会反复叮嘱“既然要做科研论文,就要符合科研要求”。而究其根本,追求严谨的科学态度也是对学生深刻的教育。

 

一念从教,“天冷了,同学们记得添衣服”,这是换季时她常挂在嘴边的叮嘱;一心为学,“工作辛苦,请老师一定记得多保重身体”,这是学生对她的牵挂。“认真负责”“美丽温柔”“耐心和善”“春风化雨”……同学们对她或钦慕或赞许。潜心耕耘十余载,邱雪玫将自己储存的“才”与“情”尽可能地辐射出“光”和“热”,温暖照耀着她的每一位“大孩子”。